新闻动态
2025-10-12 19:34 点击次数:138
抗战胜利后的白崇禧与一场离奇的敲诈案
1945年抗战胜利后,白崇禧被任命为国防部长,一时风光无限,成为国民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。然而,就在他权势鼎盛之时,一个地痞无赖竟敢上门勒索,开口索要100两黄金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“小诸葛”白崇禧竟被对方拿捏得死死的,最终被迫妥协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西泉镇的崛起与白家的风水宝地
1938年,重庆作为战时陪都,饱受战火侵扰,许多百姓纷纷逃离。时任军训部长的白崇禧看中了西泉地区,认为这里风景秀丽,温泉资源丰富,适合作为军训部的驻地。在他的推动下,西泉被开发成风景区,吸引了众多工厂和企业的投资,逐渐繁荣起来。
随着人口增加,白崇禧干脆将西泉及周边十个保合并为“西泉镇”,并联合冯玉祥共同担任保长,将这里打造成一片世外桃源。后来,他又扩建学校,创办“西泉中学”,并在附近修建别墅和驿馆,其中著名的“西泉别墅”就是白崇禧为母亲马氏准备的养老之所。
展开剩余84%1945年,马氏去世后,白崇禧将她安葬在西泉镇凤霞山的老鹰岩。他笃信风水,认为此地山势如展翅雄鹰,寓意“一飞冲天”,能为家族带来好运。然而,这块风水宝地却给他惹来了一场大麻烦。
失业军官的闹剧与胡斌的敲诈
抗战胜利后,国民政府内部权力重组,白崇禧虽被任命为国防部长,但实权却被陈诚掌控。陈诚大力裁撤地方部队,导致许多军官失业,其中不少是白崇禧的桂系旧部。这些军官不满待遇,组织“失业军官请愿团”,在重庆抗议。
就在这时,一个叫胡斌的失业军官跳了出来。他自称黄埔军校毕业,整天戴着中校领章招摇过市,人称“胡中校”。1946年5月,他突然向法院起诉白崇禧,指控他强占土地、私建别墅,并侵占了自己在老鹰岩的地产。
胡斌深知自己势单力薄,便煽动舆论,召开记者会,甚至向南京、重庆的各大机关和报社投递请愿书,声称白崇禧的行为已激起“民愤”。这一招果然奏效,舆论迅速发酵,让白崇禧陷入被动。
谈判与勒索:100两黄金的博弈
面对舆论压力,白崇禧不便直接镇压,便派亲信严守三、马守义等人与胡斌谈判,提出以补偿金的方式和解。然而,胡斌狮子大开口,提出三个条件:
1. 授予他陆军少将军衔;
2. 公费送他出国考察;
3. 支付400两黄金作为赔偿。
白崇禧勃然大怒,拒绝妥协。但胡斌步步紧逼,甚至让兄长胡国栋继续煽动舆论,事情越闹越大。
黄季平的妙计:以退为进
就在白崇禧一筹莫展之际,省部主任黄季平出手相助。他调查发现,胡斌根本不是什么黄埔毕业生,而是一个被裁撤的少校政工军官,平日游手好闲,靠借钱度日。黄季平断定,胡斌背后有人指使,但眼下只能先解决这个麻烦。
他建议白崇禧:“胡斌不过是个无赖,给他点钱打发走便是。400两太多,100两足矣。”白崇禧权衡利弊,最终同意。
法庭上的反转:地契之谜
案件被转移到成都铜梁县审理,田粮处处长屈玉峰暗中调查发现,老鹰岩的地契早已被胡斌卖掉,如今在官方手中。开庭当天,屈玉峰当众质问胡斌:“既然你说地是你的,那就拿出地契来!”
胡斌顿时哑口无言,因为他根本拿不出地契。最终,法庭判定他无理取闹,白崇禧无需支付赔偿。但为了息事宁人,白崇禧还是让人拿出100两黄金摆在桌上,让胡斌眼睁睁看着却拿不到。
结语:一场闹剧的落幕
这场“西泉白崇禧讼案”最终以胡斌的失败告终,但也让白崇禧颜面受损。谁能想到,堂堂“小诸葛”竟被一个地痞逼到如此境地?或许,这正是历史的戏剧性所在——再精明的人物,也难免阴沟里翻船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澳门最准真正最准资料下载地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